岛国精品在线观看-岛国精品在线-岛国大片在线免费观看-岛国大片在线观看完整版-日本老师xxxx88免费视频-日本久久综合网

980x86.gif
熱門關鍵詞: 廣州能源所 百度
當前位置:首頁 - 綜合技術

新能源項目招標隱憂浮現"國家隊"包攬投資

文章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 發布日期:2010-07-09 | 作者:未知 | 點擊次數:

“國家隊”或將再次包攬光伏特許權投資的全部名額。

日前,280兆瓦的光伏并網發電特許權項目已開閘,并將于8月10日正式開標, 據記者多方了解,以華能及大唐為主的五大電力集團,國投電力、國華電力、華潤電力、中廣核四小龍,國家電網、南方電網兩大電網公司,以及中國節能投資公司,共計12家企業均有意參與此輪競標。

這種情況并非第一次發生。

在2009年3月22日的第一輪光伏電站特許權項目——敦煌10兆瓦光伏電站的開標會上,雖然有50家企業買走標書,但第二輪進入商務標的13家企業均為國有企業,如華能、龍源電力、中廣核、國投電力等。

作為國內頂尖的光伏系統及EPC廠商,中盛光電董事長王興華對記者坦言,該公司計劃參與此輪1/3項目的投標,主要以設備商的角色出現,而其聯合的投資商全部是國有企業。“前期國有資本的進入,可以保證項目的順利展開”。

7月5日,據一位參與投標的光伏廠商代表透露,“與新疆哈密20兆瓦光伏并網發電特許權項目相似,已有7家企業領取的標書,五大電力集團有兩家,民營企業雖然也有,但均為設備商。”

這位光伏廠商卻對此憂心忡忡。在他看來,特許權項目上網電價與合理電價的偏離,緣于國企的爭相壓價,其最終結果或如風電特許權項目招標的復制——國企負責下游投資、民資在上游制造尋找機會。

自2003年開始推行風電項目特許權建設方式,雖然為中國風電裝機容量躍居亞洲第一奠定了基礎,但“最低價者得之”的模式也導致了另一結果的出現——民營資本幾近全面出局、贏利模式的模糊、大量風電無法上網。

這一次,光伏特許權招標能跳出同樣的發展軌跡嗎?

前車之鑒:風電特許權招標陰影

280兆瓦的光伏并網發電特許權是國家第二批光伏發電招標項目,也是迄今為止中國最大規模的光伏項目招標。

細分下來,280兆瓦招標項目分別是內蒙古60兆瓦、新疆60兆瓦、甘肅60兆瓦、青海50兆瓦、寧夏30兆瓦、陜西20兆瓦,共有13個項目,全部集中在光照條件優越的西部省區。

“此次招標的結果或將成為未來出臺光伏上網標桿電價的重要參照。”CSI阿特斯一位高管表示。

相對于去年敦煌項目10兆瓦,此次特許權項目個體體量均不小于20兆瓦,且一次推出13個項目,“本質上也有試探中國光伏電站建設成本的考量”。[NextPage]

根據多位業內人士的預計,以多晶硅電池項目為例,業內普遍預測最終結果是在1.1-1.3元/度左右。

“雖然較去年第一輪項目的1.09元/度的上網電價已有所提高,但還不是很合理的價格。”前述人士說。“光伏業界最為擔心的是作為投資人的國企相互壓低價格,最終影響到國家未來的光伏上網標桿電價的制定。”

在2009年第一輪光伏特許權項目招標上,國投電力投出0.69元/度的競標價,業界一時為之嘩然。雖然最后次低者中廣核以1.09元/度中標,但其價格是否可贏利仍被質疑。

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副理事長趙玉文曾對記者指出,“光伏特許權招標不能走風電的老路,否則無論是市場,抑或是光伏企業,都很難獲得一個健康成長的環境。”

按照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風能專業委員會的統計,中國2009年新增風電裝機1380.3萬千瓦,同比增長124%,累計達2580.53萬千瓦,新增裝機容量位列世界第一,累計裝機容量位居世界第二位。

但據中國風能協會副理事長施鵬飛介紹,中國的風電下游基本上是五大發電集團,加上中廣核、神華、中節能八大國企為投資主體,“約占風電下游總投資金額的76%”。其他投資來自于地方國企比如電網公司的“三產多經”企業,民營僅占微小份額。

在這樣的背景下,高盛高華近日已潑出一盆冷水。該公司預計,到2011年,中國仍有高達32%的風電無法得到接入。

1/3風電項目空轉的背后,緣于風電特許權招標機制:五大國有發電集團幾乎是不計得失的風電場“圈地”運動,使得除開第一輪風電特許權招標之后,后續的風電招標幾近成為國有企業獨有的“價格戰”秀場。

“目前一些地方的風電投資也出現了類似風電特許權招標的惡性循環。”前述光伏廠商人士痛心的表示,“一些光伏電站投資商與承建商為降低成本,向光伏設備商壓價。在成本難以大幅下調的情況下,設備制造商必然以降低質量為代價來壓縮成本,使光伏電站項目的風險增大。”

光伏企業的企盼

根據招標規則要求,投標者可以投多個項目、多個標段,組件廠商可獨立投標,而投資商必須捆綁組件廠商。此次投標產品類別不限,多晶硅、單晶硅、薄膜均可,不過對轉換率有具體要求,即單晶光伏不能低于15%、多晶不能低于14%、薄膜不能低于6.5%。

王興華直言,以光伏電站需要達到8%-10%的IRR(內部收益率)作為標準,考慮到當前的光伏產品成本,折算到此輪光伏特許權項目的上網電價,1.4元/度的含稅價較為合理。“如果低于1.4元/度,我們就很難做”。

事實上,280兆瓦的裝機容量,對國內光伏企業有著巨大的吸引力。去年國內光伏電池產量達4000兆瓦,此輪招標規模相當于消化了總產量中的7%。根據國家初步規劃,到2015年光伏發電裝機容量要達到5000兆瓦。

“如果以今年的基數對比去年的基數來算的話,明后年的光伏電站特許權招標將有可能達到500兆瓦。”賽維LDK一位高管表示。

盡管光伏電站建設前景極為誘人,但民營資本的進入更講究資本的回報率,“至少IRR要達到10%左右”。在在國內光伏上網存在困難、且第二輪項目招標體量較大的情況下,民企資本會有較多顧慮。[NextPage]

事實上,民企對國有資本欲拒還迎。一方面,國企進來,以極強大行政資源及財力,可迅速打開光伏發電新興市場。另一方面,民企又懼怕國企以取得項目、搶占優質資源為出發點,而不是以項目投資收益為出發點,這種非理性出價導致競標價格與合理水平相差甚遠。

王興華認為,“特許權項目招標不應簡單的以‘低價者得之’為標準,而應該設置合理的IRR水平、參照國際市場行情、每個季度的發電量等標準,這樣才能驅動信托、保險、民營資本等資金進入,光伏發電成本的降低與市場的健康運行才能并行不悖”。

 “中國的政策可能不具備西班牙及意大利有20%的利潤,但至少有像基建這樣10%的利潤回報,才能支撐起這個市場的成長,并驅動民企進入。”王興華說。

在他眼中,光伏電站的日常運營并不是大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
中國新能源網版權及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新能源網"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國新能源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新能 源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中國新能源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綜合動態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