岛国精品在线观看-岛国精品在线-岛国大片在线免费观看-岛国大片在线观看完整版-日本老师xxxx88免费视频-日本久久综合网

980x86.gif
熱門關鍵詞: 廣州能源所 百度
當前位置:首頁 - 綜合技術

生物發電:一個項目多方受益

文章來源:鶴城晚報 | 發布日期:2010-07-12 | 作者:董 娜 | 點擊次數:

6月的龍江,柳綠花紅,生機盎然。特別是國能龍江生物發電有限公司,整潔的廠區,現代化的廠房,與周圍的景致顯得是那樣的和諧……

被列入黑龍江省投資建設生物質發電工程,也是國家第一批環保清潔和可再生能源生物發電示范項目之一,不但每年節約標準煤15萬多噸,還能把農民多得發愁、經常丟棄到田間地頭的玉米秸稈消耗掉,增加農民收入,農民親切地稱國能龍江生物發電公司是“綠色錢袋子”。

 國能龍江生物發電有限公司2009年4月15日開工建設,項目總投資5.5億元,從丹麥引進BWE公司先進的生物質能直燃發電技術,項目建設分兩期進行。一期工程建設了1×30MW汽輪發電機組,并裝備丹麥BWE公司的生物質專用振動爐排高溫高壓鍋爐。2010年6月,一期工程一機一爐投產發電,運行良好。

生物質發電是利用農、林廢棄物等為燃料的發電技術,生物質能是綠色植物通過葉綠素將太陽能轉化為化學能而儲存在生物質內的能量,是目前應用最為廣泛的可再生能源。生物質資源分布廣,可以持續利用,發展前景廣闊。據了解,我國每年農作物秸稈有5—7億噸,相當于3億噸左右標準煤。一直以來,大量的秸稈被農民焚燒,不僅造成了能源浪費,還給環境造成污染。因此,發展生物質發電產業,是工業反哺農業的有效途徑,也是惠農的重要方式,可以促進農民增收、帶動農村經濟發展。按照單位秸稈產量計算,1畝玉米的秸稈可收購量約400公斤,發電330千瓦時,為農民增收100元,燃燒后產生的灰粉,還可以生產高品質的鉀肥直接還田使用。秸稈的含硫量也遠低于煤炭,低溫燃燒幾乎不產生氮氧化物,不會增加額外的二氧化碳排放。

作為工業反哺農業的新能源項目,生物發電項目每年需要26萬噸—28萬噸的玉米秸稈原料,國能生物發電項目落戶龍江縣,正是看好了這里豐富的生物質燃料資源,在縣周圍80公里之內的158個行政村里就有39個收購點供企業購買燃料。除此之外,龍江縣委、縣政府還專門為項目配套建設了一個儲料場,并與項目同期建設。占地面積360畝的白江儲料場于2009年11月正式投入使用,主要用于存儲玉米秸稈、木片、稻殼、玉米芯及農林廢棄物等可燃燃料,存儲能力為8萬噸,吞吐能力為30萬噸/年,是國能生物發電集團有限公司目前最大的燃料儲存場地,為保證項目投產運行提供了保障。

據國能龍江生物發電有限公司副經理周國慶介紹,投產發電后,國能生物發電有限公司消耗玉米秸稈等生物質燃料20萬噸左右,減少氣體排放量約20萬噸,給農民增收約6000多萬元,每年可向國家電網提供綠色電力約1.7億千瓦時,發電的成本幾乎全部轉化為農民的收入。同時,在秸稈燃料收購、加工、儲存、運輸等環節,國能生物發電公司又直接吸納農村勞動力1000多人,有效地推進了新農村建設,為東北地區以及中原地區玉米等黃色秸稈的綜合利用開辟了一條新途徑。國能龍江生物發電有限公司年底將能為龍江縣創利稅1500萬元,發電量可供全縣一年的用電量,同時這又是一個熱電聯產項目,可為龍江縣內160萬平方米建筑提供冬季采暖。

如今已經可以期待,在不久的將來,國能龍江發電有限公司將初步形成以可再生能源為主體、以生物質發電為基礎、生物質循環體系和上下延伸產業鏈條相連接的生產體系,每年生產2億千瓦時的綠色電力,成為國內可再生能源綜合開發的龍江縣先進企業和利稅大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
中國新能源網版權及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新能源網"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國新能源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新能 源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中國新能源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綜合動態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