岛国精品在线观看-岛国精品在线-岛国大片在线免费观看-岛国大片在线观看完整版-日本老师xxxx88免费视频-日本久久综合网

980x86.gif
熱門關鍵詞: 廣州能源所 百度
當前位置:首頁 - 綜合技術

大型國際清潔能源項目中的中國身影

文章來源:新華網 | 發布日期:2010-07-13 | 作者:未知 | 點擊次數:

     (記者李學梅)在法國南部城市馬賽東北約80公里的地方,有一個名叫卡達拉舍的地方。這里森林密布,環境優美,卻因為遠離都市而不為大多數人所知。

    就是這樣一個不起眼的小地方,聚集了來自30多個國家的幾百名專業技術和行政工作人員。他們夜以繼日地工作,只為建造一個大型熱核聚變實驗堆,為人類開發取之不竭的清潔能源。他們當中,有20位中國人。

    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計劃于1985年提出,有關國家于1988年開始實驗堆的研究設計工作。2006年年底,包括中國在內的7方代表在法國總統府正式簽署了聯合實驗協定及相關文件,全面啟動這項人類開發新能源的宏偉計劃。

    根據各方簽署的協定,國際熱核計劃將歷時35年,總投資額近100億歐元,是目前世界上僅次于國際空間站的大型國際科學工程計劃。而ITER是中國迄今為止參加的最大的國際科技合作項目。

    ITER國際組織行政副總干事王紹祺告訴記者,石油和煤等化石能源正在接近枯竭,而核能發展所需要的鈾十分稀缺,另外核廢料還會產生污染。在這種情況下,聚變能就表現出特別的優勢。首先,它以海水為原料,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同時,它不會有普通核電站的污染問題,是一種非常清潔的能源,對人類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王紹祺說,各參與方主要通過實物和資金兩種方式為ITER計劃作貢獻,其中80%是實物貢獻,如不同國家承包各種各樣的設備、部件,然后運到卡達拉舍進行組裝。在百余個采購包項目中,中國承擔了其中的12個。在費用方面,歐盟承擔其中的45%,中國、美國、俄羅斯等國各自承擔9%,研究取得成功后各國可以共享知識產權。

    據王紹祺介紹,在ITER工地上,每個國家都以平等的身份參加合作,共同施工,分享成果。中方20名人員占總體人數的5%,除4名行政管理人員外,其余都是技術人員,后者大多來自中國科學院等大型科研機構并經過嚴格挑選。

    封閉的工作地點,遠離家鄉的生活環境,但中國工作人員卻自得其樂。“我們在這里很好,沒有什么困難,ITER的工作語言是英語,閑暇時我們也會學習法語,而中方人員的孩子則會被送到專門的國際學校讀書,那里甚至開設了中文的課程,”王紹祺說。

    談到ITER的中方人員,王紹祺難掩自豪之情,“我們這里最年輕的中國人大概在30歲左右,最年長的已經60多歲,他們的工作都非常出色,受到各方的好評。在去年的年終考核中,我們有6到7人得到了獎勵或是升級,整體比例超過其他國家的均值。”

    作為中國參與的大型合作項目,ITER受到中國政府的重視。溫家寶總理曾在2005年赴工地視察,當時工程還在起步階段。如今的卡達拉舍已經變了樣子,實驗堆的建設工作正在有序地進行。“ITER計劃是一個非常有意義的項目,中國為此作出了巨大努力,希望它能在未來的時間里得到更多人的關注,”王紹祺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
中國新能源網版權及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新能源網"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國新能源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新能 源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中國新能源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綜合動態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