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當前位置:首頁 - 綜合技術 |
碳排放權交易:國內推廣任務緊迫文章來源:中國日報網站 | 發布日期:2010-07-22 | 作者:未知 | 點擊次數:
英文《中國日報》7月22日社論:實行碳排放權交易制度是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有效途徑,如今在中國,這一工作的全面鋪開任務十分緊迫,因為在今后十年里,中國將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溫室氣體排放國及能源消耗大戶。 碳排放交易是各國普遍采用的、應對氣候變化的有效手段,由于目前國際上尚未建立全球性的碳排放交易體制,中國決策層應當盡早全面鋪開這一制度,以推動國內生產部門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推廣清潔能源,這樣既可以保證能源的戰略安全,又可以有效應對氣候變化。 中國在參與國際間碳排放交易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績。要想將這一尚處于探索階段的制度成功引入某個地區或產業當中、真正起到作用,那就必須對碳排放指標做出明確合理的定價,推動碳稅的實行。 中國已定下目標,要大幅降低碳排放強度,爭取到2020年實現單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水平下降40%-45%的目標。 國內碳排放權交易機制的建立,將使投資清潔能源的投資者能夠從碳排放指標的讓渡中獲益,從而鼓勵和推動清潔替代能源的大面積推廣。光從能源供應的層面上實行刺激計劃,是不能充分調動中國消費者過“低碳生活”的積極性的。 如今的中國人消費量越來越大,對消費品征收碳稅因而迫在眉睫,這樣可以促使普通消費者主動配合整個國家的能源供需調控需要。 碳排放權交易是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措施之一,中國作為一個發展迅速的發展中國家,有理由質疑某些發達國家為碳排放指標所定價格的公平性。 雖然國際上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對于減排責任的分擔爭執不下,但在我國國內試行碳排放權交易制度還是應當提倡的。如果這一制度能夠成功引入中國、有效發揮作用,將為全球各國就碳排放削減目標達成一致創造有利條件。(中國日報社論 編譯 張隕璧)
|
地址:廣東省廣州市天河區五山能源路2號 聯系電話:020-37206200 郵箱:newenergy@ms.giec.ac.cn 經營許可證編號:粵B2-20050635 粵ICP備:11089167號-4 主辦: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研究所 1998-2013 newenergy.org.cn/newenergy.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新能源網 版權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