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當前位置:首頁 - 綜合技術 |
英利產業鏈填補海南新型能源工業空白文章來源:新華網海南頻道 | 發布日期:2010-07-22 | 作者:未知 | 點擊次數:
分析報告:英利新產業園投產將再拓光伏完整產業鏈概念 填補海南新型能源工業空白 新華網海南頻道7月22日電(記者董雅俊 王存福)英利集團“一期年產100兆瓦多晶硅太陽能電池完整產業鏈”項目,日前在海南正式投產。預計到2015年,英利海南產業基地將基本建成較完善的光伏產業及配套體系,形成以硅料生產、飛輪儲能、國際物流、工業設計等多個項目為主體的完整產業鏈條,將再次拓展2009年英利六九硅業投產時創造的太陽能光伏完整產業鏈的概念,同時填補海南新型能源工業空白,對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以及我國低碳小城鎮的探索等也將產生積極的推動作用。 從硅料到儲能 國內光伏完整產業鏈概念將被再拓展 從1998年開始進軍太陽能光伏領域至今,英利集團已經發展成為國內唯一一家擁有從硅料、光伏電池切片、電池組件到光伏應用完整產業鏈的企業,是全球最大的垂直一體化光伏發電產品制造商之一。 2008年以前,我國太陽能產業主要集中在光伏電池切片和電池組件兩個產業鏈條的中間環節,上游的硅料生產和下游的光伏應用幾乎完全依賴國際市場,原料價格的居高不下一直是我國光伏產業發展的最大制約。企業要想具有絕對競爭力,解決原料供應是關鍵中的關鍵,因為誰能獲得硅料生產的最低成本,誰就站在了光伏產業的制高點。從2007年9月開始籌備到正式投產,歷時兩年時間,英利的上游企業――六九硅業的建立,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太陽能產業硅料受制于人的被動局面,也標志著英利實現了從硅料、鑄錠、硅片、電池片、電池組件到應用系統的完整光伏產業鏈條。 英利六九硅業采用的是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新硅烷工藝生產多晶硅材料。該工藝直接利用硅石(二氧化硅)為原料制備多晶硅,完全實現了閉環式生產,低耗能、高效率,并且沒有廢水、廢氣、廢渣的排放,真正體現了節能、環保。綜合電耗可降低30%以上,生產成本可降至28美元/千克左右,大大低于行業平均水平。產品純度可達9N(99.9999999%)以上,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以日前投產的一期年產100兆瓦多晶硅太陽能電池生產線為開端,英利集團計劃未來三至五年內在海南建設一個包括光伏、大容量儲能等重大產業項目在內的光伏產業基地。主要包括晶體硅太陽能電池完整產業鏈擴建項目、大容量儲能、光伏配套材料、國際物流中心、太陽能光伏發電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和研發中心、英利集團全球度假會議和培訓中心以及英利集團(海南)總部等項目。 迄今,儲能仍是一個世界性的難題。過去兩年,英利集團投入大量資金研發飛輪儲能。飛輪儲能是一種依靠物理的磁懸浮運作原理的儲能設備,自身損耗極小。英利未來的發展目標是用飛輪儲能替代過去的化學電池儲能。飛輪儲能壽命可比化學電池高出3至4倍,最高可達25年。其優勢是便于使用,體積小、容量大,對環境的影響小,最重要的是它跟太陽能光伏發電設備的壽命能夠匹配,容易推廣利用,突破了電池儲能的瓶頸。 英利在海南產業園區規劃建設的飛輪儲能,不僅可配套太陽能,還能為包括風能、水能等在內的所有新能源的能量儲存提供解決方案,對促進我國電網升級、智能電網建設,以及加速能源結構調整等都具有重要的意義。飛輪儲能項目投產之后,英利將變對太陽能光伏設備的出口為電能的出口,可望有效開啟東南亞市場。 完整產業鏈生產模式是光伏產業的理想生產模式,垂直一體化的整合能夠實現對成本和質量的最佳控制,有利于整體技術優化和以最快速度推動技術創新。在接受記者專訪時,英利集團董事長苗連生表示,太陽能光伏產業必須形成產業鏈發展,否則一是質量不好控制,二是原料價格受制于人,三是技術單線進步非常艱難。 英利新產業園投產將填補海南新型能源工業空白 促進國際旅游島建設 《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發展規劃綱要》中規定,海南省要提高清潔能源的比重,積極發展清潔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推進核電、液化天然氣、燃料乙醇、風電、太陽能光伏發電等項目建設,實施太陽能利用和建筑節能工程。到2020年,全省清潔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費中的比例達到50%以上。 在英利海南“一期100兆瓦多晶硅太陽能電池完整產業鏈”項目投產儀式上,海南省副省長李國梁表示,英利此舉填補了海南不能規模化生產太陽能電池的空白,標志著海南一個高科技、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崛起,為推動海南新型工業發展和國際旅游島建設增添了新的重要力量。 [NextPage] 英利集團總經理王向東在項目投產儀式上說,海南英利“一期100兆瓦多晶硅太陽能電池完整產業鏈”項目總投資7.67億元,占地面積272畝,最高年產值將實現13億元,利稅約2億元,同時為社會提供1200個就業崗位。不僅如此,三至五年后,英利包括光伏、大容量儲能等重大產業項目的光伏產業基地將在海南崛起,基地建成后預計年產值將達160億元,利稅35億元,為當地提供1萬個就業崗位。英利集團將成為海南發展新型工業的一個“標桿”企業,為海南低碳綠色經濟發展注入新鮮血液。 2010年是建設國際旅游島的開局之年,也是海南迎來大量招商引資機會的一年。英利集團表示,海南省政府對于建設國際旅游島的規劃是吸引其來海南投資的一個重要因素。 海南的工業基礎相對比較薄弱,優質產業集中在制藥、石油儲備和汽車等方面。要建設國際旅游島,海南絕不會承擔其他發達省份傳統產業的轉移,急需引入清潔環保的低碳產業,而新興的太陽能光伏產業恰好處于這個需求的交點上,也由此促成了英利海南光伏產業基地和海南國際旅游島開發的完美契合。 除了在新能源產業方面,海南和英利在綠色工業旅游方面也密切契合。王向東表示,在海南光伏產業園區,英利將致力于把工業生態化,讓工業、環境和生態等要素和諧共生發展。 綠色工業旅游區是英利集團對海南光伏產業園區的另一個定位。苗連生表示,在河北保定總部,英利光伏產業園區內并未設置專門用于參觀生產線的走廊,而在海南新園區則從設計開始就已經突出了這點。設置專門的參觀走廊,目的就是在新能源產業之外帶動海南省的工業旅游,促進海南旅游結構的調整與升級。無論是增加新能源產業還是促進旅游業的升級,英利海南光伏產業園的建立,以及其所產生的示范和帶動作用,可望給海南帶來GDP結構方面的重要變化。 產業先行+政府配套 我國低碳小城鎮建設的積極探索 在此前舉行的上海世博會“環境變化與城市責任”主題論壇上,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國家能源局局長張國寶曾表示,我國政府正從調整能源結構發展低碳能源、建設低碳示范城市、實施節能和提高能效等方面著手,大力發展低碳能源,建設低碳城市、降低城市環境污染。 《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發展規劃綱要》中也明確指出,要推廣應用低碳技術和產品。加強蓄能、變頻、潔凈煤、新能源汽車、節能燈、建筑節能等低碳技術及產品推廣應用。大力發展綠色建筑、綠色交通,倡導和培養低碳生活方式和旅游方式,加快形成綠色低碳生活方式和消費模式。 盡管《綱要》中未直接提出低碳城市的概念,但建設低碳城市是我國實現節能減排的重要途徑之一,亦在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的目標之中。用低碳經濟理念來引領城鎮化,即低碳城鎮化,就是要在城鎮化進程中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高效率、高產出為特征來進行低碳城市的規劃設計與建設。 英利海南生態工業園區的建造,將不僅會形成一個產值達160億元的產業園,還將拉動邊緣產業的增長,形成一個產業聚集區,增加更大一批人的就業。據預計,10-20年后,圍繞著園區服務將形成現代農業和餐飲、商業等三產服務業。屆時,無需大量資金投入,政府只需做好相關管理和服務配套,一個富有特色的低碳小城鎮就將呈現在人們眼前。 因一個產業的興起而最終形成一座城市,這在我國早有先河,大慶和阜新等就是因為石油和煤炭等資源而興起的。而相比這些在不可再生的傳統化石能源開發基礎上建立的城市,以可再生能源產業為依托的城市具有清潔、低碳和可持續發展的特色。可見,產業先行+政府配套,不失為是對我國低碳小城鎮建設的一種積極探索。 在國際旅游島建設開局之年,海南省引入先進的太陽能光伏企業。一個具有太陽能光伏完整產業鏈的產業園區,將給海南的旅游業、低碳發展和就業等帶來喜人的變化。配備了可再生能源工業并正著力打造國際旅游島形象的海南省,可望形成一個領先的、區域性的低碳示范區,為在全國推動低碳城市建設探索出寶貴的經驗。
|
地址:廣東省廣州市天河區五山能源路2號 聯系電話:020-37206200 郵箱:newenergy@ms.giec.ac.cn 經營許可證編號:粵B2-20050635 粵ICP備:11089167號-4 主辦: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研究所 1998-2013 newenergy.org.cn/newenergy.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新能源網 版權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