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當前位置:首頁 - 綜合技術 |
新華社:“英利模式”難以復制文章來源:新華社 | 發布日期:2010-07-26 | 作者:未知 | 點擊次數:
新華社記者馬邦杰 “中國英利”悄然崛起于河北保定,一些當地人都不知道他們身邊竟然還有一家標準的國際鸀色能源大企業,一家純粹的民營企業,一家首次贊助世界杯足球賽的中國企業,一家改寫了中國企業歷史的跨國公司。 一個絕大多數中國人都沒聽說過的企業竟然成為南非世界杯的官方贊助商,“中國英利”四個漢字不時出現在世界杯比賽場邊的廣告牌上…… 英利公司的領導層預判贊助世界杯能讓他們獲益匪淺,而實際產生的效益卻好得讓他們“始料未及”。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苗連生說:“世界杯帶來的收益遠遠超出我們的預期!” “世界杯官方贊助商”這個稱謂本身就是企業高端、國際、成功以及現代的標志,大大提升了英利的形象和美譽度。這是無形資產。 世界杯也給英利帶來了立騀見影的有形收益。比如,從世界杯開賽前的6月7日至7月23日,英利股價上漲了3.8美元,總市值純增5.6億美元。世界杯之后,大量訂單從世界各地涌來,公司生產供不應求。苗連生說:“我們現在需要到處給客戶作揖道歉,目前沒貨給他們。” 英利過去是一家“墻里開花墻外香”的企業,雖在國內默默無聞,卻是國際太陽能市場的一支主力軍。目前他們的主要對手是一家美國公司,后者的技術與產品質量實際還稍落后于英利。此次通過贊助世界杯,英利在品牌營銷上更是領先對手一步,在搶占消費者心理市場方面取得了主動。 贊助世界杯,英利集團名利雙收。他們的首席財務總監李宗煒沒有透露具體的贊助金額,但他明確表示“那筆錢國內很多大企業都掏得起”。那么,是不是國內其他企業也可以成為世界杯的贊助商呢? 實際上,英利贊助世界杯這個模式是很難復制的。首先需要“天賜良機”。英利與世界杯“聯姻”緣自去年的金融危機,一家世界杯贊助商支撐不下去了,國際足聯需要另外一個商家來填補空缺,英利得益于他們在歐洲和非洲的人脈關系,于是“乘虛而入”和國際足聯掛上了鉤。用李宗煒的話說:“這是一個流星一樣稍縱即逝的機會,我們把握住了。” 再者,世界杯官方贊助商的名額有限,且具有絕對的排他性。李宗煒說,本屆南非世界杯只有8家官方贊助商,每家都來自不同的領域。其中,英利代表是新能源這個領域,他們的出現就意味著其他同行業公司絕對不可能成為贊助商。有幾家國際公司已經連續贊助世界杯多年,緊緊抓住這個金字招牌,讓對手無機可乘。所以說,中國的企業要想和這塊金字招牌搭上關系,很不容易。 最后,贊助金額也是一大障礙。國際足聯內部有個不成文的規定,世界杯官方贊助商的贊助經費至少要8000萬美元。這也會擋住很多中國企業。而英利公司卻沒掏這么多錢,他們獲得了國際足聯的特殊照顧,原因有二:他們是家鸀色環保的新能源公司,契合國際足聯倡導的環保理念;他們是家中國企業,來自國際足聯一直致力開發的市場。 因此,英利公司這次能夠搭上“世界杯營銷快車”,從某種程度上說,得益于各種因素的機緣巧合。這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很難為其他中國企業模渀。(完)
|
地址:廣東省廣州市天河區五山能源路2號 聯系電話:020-37206200 郵箱:newenergy@ms.giec.ac.cn 經營許可證編號:粵B2-20050635 粵ICP備:11089167號-4 主辦: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研究所 1998-2013 newenergy.org.cn/newenergy.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新能源網 版權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