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當前位置:首頁 - 綜合技術 |
國際競爭激烈 中國亟待提高能源競爭力文章來源:新浪網 | 發布日期:2010-07-26 | 作者:未知 | 點擊次數:
保增長是當前應對金融危機的重大舉措,但是保怎樣的增長和怎樣保增長?其中重要的是要培育更具前景的、具有戰略意義的新興產業。金融危機把長期孕育的新能源科技成果催生成了一場能源革命,保增長為能源調結構創造了條件。在我們受能源環境制約越來越嚴重的時候,撲面而來的新能源革命給我們帶來了難得的機會。面對新的競爭形勢,我們應乘勢而上,培育更加強大的新能源產業。 能源競爭力深刻影響國家競爭力 種種跡象表明,迫于經濟和氣候的壓力,新一輪能源產業革命已經開始。我們看到新能源商業化應用的階段已經到來,可持續能源已經進入了產業化競爭的階段。我們從中也嗅到了“新能源戰爭”的硝煙。在未來的競爭當中,我們對于能源革命認識和理解的程度,采取的戰略和政策措施,將影響未來國家的競爭力。 發達國家都在緊鑼密鼓地制定規劃,大規模投資新能源,近期為自己的經濟增加就業,而中長期則是從國家戰略出發,占領后石油時代經濟發展的制高點,并在應對能源安全和氣候變化中取得主動。 我們正處于工業化、城市化進程的重要時期,這是消耗資源最多,消費增長最快的一個時期。如果說這個時期資源、能源消耗多,是發展階段所決定的,具有一定的客觀規律性的話,那么我們面對的更嚴峻的問題,較高的能源消耗和較低的使用效率相疊加,這就放大了資源環境的矛盾。 經濟調整從能源來看,要強調節約優先,把效率問題、資源問題結合起來,要用有限的能源資源和環境投入來實現經濟的快速持續增長,必須轉變主要依靠增加供應滿足需求擴張的能源發展政策,切實做到節能優先。另一方面,要提供良好的能源技術進步政策環境,給予更多的鼓勵措施,推動能源技術的進步。能源發展要促進我們的發展方式的轉變,要適應可持續發展的要求,探索新型工業化和城市化的模式,構建符合中國特色的社會消費模式和基礎設施體系,包括居住、工作、保健、娛樂、交通等。 如果我們新增的耗能資產,都能按照更加先進的能效環保標準,采用先進的節能技術、節能產品,建設節能建筑,如果逐年新增的能源中更多地采用能源科技的最新成果,提高能源轉換效率,發展清潔能源、可再生能源,就有可能在節能環保方面實現大的跨越。我們的能源結構就能不斷改善,為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 相反,如果沿著傳統的能源路徑走下去,在新增能源裝備的整個壽命周期都將使我們限于結構落后、低效率和高污染的禁地。如果我們不在技術標準、能耗標準和法律框架下制定綜合的節能戰略,并采取經濟激勵政策,提高能源效率和環保水平,大量新增的耗能資產將使我們在未來幾十年被鎖定在代價高昂不可持續的軌道之上。 社會資本除了關注政府投資領域,還應關注低耗能產業,以及能源效率有提升空間的產業,而新能源產業就屬于后一類型。如企業適當地向這兩類產業轉移資本,可以在較短時期獲得穩定回報。 美元-石油計價機制是當前引致金融危機向能源危機轉化的主要機制。為規避風險、降低損失,我國應以中長期戰略和中短期方法相結合。一是積極發展新能源,二是加強新技術研發和推廣,三是繼續優化能源結構。由于我國的能源結構以煤炭為主,因此煤炭技術進步和節能減排仍是當前調整能源結構的重點。 強力扶持能源創新產業 我們正站在重要的十字路口,要借助工業化、城市化的增量調結構,順理成章,轉換成本比較低。面對新的競爭形勢,我們應乘勢而上,培育更加強大的新能源產業。[NextPage] 首先,應重新審視國家能源戰略。新能源已經成為全球新一輪技術和產業競爭的重要領域,在國家能源戰略中應提高新能源的地位,對多樣性的新能源應結合國情分別確立其發展政策,為國內興起的新能源投資提供指導。隨著新能源的發展,國家對于能源的長期安全也應該有新的思路。 第二,加大能源科技投入力度,因新能源關系到國家競爭力,必須以自主知識產權為基礎,在我國新能源科技取得成就的基礎上,應進一步提高研發能力,支撐新能源產業的發展。要跟上全球新能源技術發展的步伐,力爭在某些領域獲得技術領先地位。 第三,促進新能源產業發展。在國家能源戰略指導下,要把新能源作為戰略產業來鼓勵發展。新能源是多樣的,各有不同的使用方式,應分別制定政策,使其各得其所。還要消除政策障礙,特別要消除一系列的體制性障礙。 第四,珍惜自主知識產權的新能源科技成果。新能源產業的發展應主要依托本國科技成果,成為本國新能源科技成果產業化的平臺。應該給本國已經相對成熟的新能源技術以產業化實踐的機會。例如我國在動力儲能電池技術上已經取得突破,為新能源汽車和蓄能電站的發展創造了條件。我國第四代核電的試驗電站已經運行多年,應支持這些重大科技成果產業化應用,構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先進核電發展的技術路線。 如果經歷了這場危機,我們能在世界新能源市場當中占據一定的有利地位,在改善能源結構提高能源效率,在實現節能減排面邁出更大的步伐,我們就是這場危機當中的贏家。 注重新能源系統的全面建設 我國在一些新能源領域經過這些年的積累已經獲得了重大突破,而且在某些方面已經具備了進行產業化發展的條件,進入了可以對能源結構調整,能源供應和需求產生重大影響的關鍵階段。對此,專家強調,一定要注重系統的全面建設。 必須注重能源系統的優化發展,特別是新能源的規模和產業做大了之后,必須從系統上對電能儲存、穩定性需要提前進行投入,否則的話,項目建成之后電卻上不了網,就會帶來一系列的后患。因此系統的優化設計和建設對能源投資變得越來越重要。能源投資應該增加能源研發投入,減少低水平設施重復建設。 風電產業的發展需要電網的配套發展。中國風電裝機在不到8年時間里突破了1千萬千瓦,這個速度是讓人始料不及的。但是風電產業也不能盲目擴大規模,要考慮風電的上網問題,波動性大的風電怎樣才能合理被電網吸納,這是一個需要重點研究的問題。 太陽能光伏項目的價格戰不利于產業的發展。在敦煌的全國第一個10兆瓦光伏電站目前正在進行政府招標,幾十家企業都一擁而上打價格戰。目前報的最低價是0.69元1度電,完全違背了國際上和目前中國光伏產業發展的科學規律。如果按照電價低者中標的話,政府將給出錯誤的信號,對光伏產業的發展帶來不利的影響。政府
|
地址:廣東省廣州市天河區五山能源路2號 聯系電話:020-37206200 郵箱:newenergy@ms.giec.ac.cn 經營許可證編號:粵B2-20050635 粵ICP備:11089167號-4 主辦: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研究所 1998-2013 newenergy.org.cn/newenergy.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新能源網 版權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