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當前位置:首頁 - 綜合技術 |
“天威”:推動成都新能源產業突圍文章來源:人民網 | 發布日期:2010-07-29 | 作者:未知 | 點擊次數:
來到位于成都雙流西南航空開發區的天威新能源西南產業園,隨處可見的,是一片熱火朝天的建設景象。 繼2009年6月天威新能源一期項目全部投產之后,總投資26億元的二期項目即將于今年年底達產,屆時,園區將形成500兆瓦多晶硅片、200兆瓦光伏組件的生產能力。“在天威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的帶動下,幾年之后的雙流,將成為中國最能集聚陽光的地方。”雙流光電及新材料產業推進辦主任蒲貴森說。 帶動產業鏈迅速聚集 今年1至4月,在四川省進出口增長企業中,天威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位居“成都造”出口的主力陣容前列。 按照成都市的產業發展定位,雙流把加快發展新能源產業作為大力發展低碳經濟、轉變發展方式的戰略選擇,大力培育光伏、光電、光熱、核能、風能“三光兩能”產業,著力打造千億元級新能源產業集群。而作為國內領先的光伏企業,天威新能源的落戶投產,無疑為雙流乃至成都新能源產業領域突圍注入了一針強心劑。 幾年前,立足于發展光伏光電產業的雙流,雖然有較好的科研、原材料基礎,便利的交通運輸條件,在發展中卻遭遇瓶頸:產業總量不多,規模不大,形態分散,缺乏市場競爭力。 “打造新能源產業基地,必須抓住一些新能源產業的大型企業和項目。特別是光伏光電產業,只有真正的龍頭項目,才能牽引整個產業鏈的迅速聚集。”雙流縣副縣長廖維忠說。 在地方政府的大力推進下,2007年5月,雙流迎來目前為止最大的一筆產業投資。河北天威集團,在向西部進行產業轉移中,一舉投入54億元,落戶成都雙流光伏產業園。 3年多以來,天威新能源已與四川新光硅業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天威四川硅業有限責任公司、樂電天威硅業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充分互動,共同形成了一條包括高純度多晶硅、單/多晶硅片、太陽能電池片及太陽能組件的完整太陽能產業鏈。天威新能源西南產業園籌備處副主任劉太憲認為,目前雙流已具雛形的光伏產業,已經具備了吸引、承載產業聚集的能力,鏈式發展的優勢正在凸顯。 在產業集群的帶動和當地政府的強力主導下,2009年,雙流全縣引資到位223.9億元,新引進億元以上項目43個、10億元以上項目6個;出口創匯3億美元,增長27%。日前,又成功引進總投資210億元、一期投資70億元的漢能光伏產業項目。目前,雙流縣已初步形成了以天威新能源、阿波羅太陽能、新光硅業為代表的新能源企業集群。天威二期、中國核動力設計院研發基地等項目進展順利,新能源產業集群發展格局初步形成。2009年,僅新能源產業就實現產值43.9億元,增長62.6%。 積極拓展國內外兩個市場 憑借天威集團制造產業的基礎和優良的品質保證、產業鏈成本優勢,天威和新能源在落戶成都后,迅速打開了國內外市場,產品遠銷德國、意大利、捷克、美國等10余個國家和地區,在歐洲、北美市場迅速形成了品牌知名度和影響力。[NextPage] 天威新能源充分借助天威集團的海外營銷渠道,立足實際,進行全球布局。天威新能源先在北美建立分公司。在北美公司取得一定進展后,天威又陸續在德國、意大利等歐洲國家建立分公司,不斷擴大公司產品全球份額。 經過一年多的努力,天威新能源在捷克等新興市場擁有了很高的品牌知名度和影響力,贏得了很大的競爭優勢,而在德國、意大利,則與尚德、英利等我國一流光伏企業站在了同一起跑線上。 今年上半年,天威實現銷售收入19.03億元。在新開拓的近20家客戶中,捷克等新興市場客戶就有11家,出貨量也占到了天威新能源上半年總出貨量的一半。 “眼下,我們的產品約98%銷往國外,成都便利的交通網,讓我們的產品很快就能通過航運,從雙流直接運送到國外客戶手中。”劉太憲說。 在積極進軍海外的同時,天威新能源也絲毫沒有放松對國內市場的關注。 天威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分析,哥本哈根會議后,關于新能源新技術應用的話題,一直備受關注,“中國是世界第一光伏大國,目前,我們的產品主要用于出口,歐洲等國家正在加速光伏電站建設步伐,中國也不例外。隨著國家支持推進力度的加大,天威新能源的內需市場將進一步得到放量擴充。” 對于國內市場的布局,天威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國家今年啟動了“金太陽”工程,對發展光伏光電產業在資金、政策等方面均有很大的支持力度,以雙流為核心聚集的成都光伏產業,將迎來新能源產業發展的“黃金時間”。
|
地址:廣東省廣州市天河區五山能源路2號 聯系電話:020-37206200 郵箱:newenergy@ms.giec.ac.cn 經營許可證編號:粵B2-20050635 粵ICP備:11089167號-4 主辦: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研究所 1998-2013 newenergy.org.cn/newenergy.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新能源網 版權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