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當前位置:首頁 - 綜合技術 |
產業規劃激發投資熱 新興能源盲目跟風潛流漸現文章來源:中國產經新聞 | 發布日期:2010-07-31 | 作者:未知 | 點擊次數:
本報記者 范海江報道 從新能源到新興能源,中國能源產業規劃正在悄然變局。中國國家能源局7月20日發布消息稱,包括核電、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潔凈煤,智能電網、分布式能源、車用新能源在內的新興能源產業振興規劃已經上報國務院,到2020年10年間,上述領域預計將累計增加5萬億投資。 新興能源產業將迎來又一次“大步向前”的發展高潮,但專家提醒,“新一輪投資熱,將可能產生重復建設和產能過剩等現象,對各地方政府而言,需要因地制宜發展新能源項目,三思而后行。” 投資風暴將全線掀起 圓基環保資本CEO陳家強向《中國產經新聞》記者說,原來媒體披露的新能源產業振興規劃,主要側重于發電側,即風電、太陽能和生物質能,現在則擴大到了輸配電側、用電側和儲能側,即包括了智能電網、分布式能源和儲能技術,投資風暴將會在整個產業鏈全線掀起。 中國農業機械工業協會風能設備分會副秘書長沈德昌在接受《中國產經新聞》記者采訪時說,假設規劃獲得批準,10年拉動5萬億元投資,必將掀起在包括核能、風能、太陽能和潔凈煤等多種新興能源產業的投資風暴,又一波投資熱潮不可避免。 為了實現非石化能源2020年達到15%的目標,核電的規模至少要達到7500萬千瓦以上,而水電的裝機規模則要達到3.8億千瓦以上,其中3.3億規劃為常規水電,0.5億規劃為蓄能電站。其他生物質能的利用規模應達到2.4億噸標準煤以上。 沈德昌說,風電、光伏、核電產業投資加大都將給各自產業內的設備廠商帶來巨大商機。但誰能夠分到這杯羹,取決于設備制造企業的技術創新能力。而這將促進技術上的升級換代。 大干快上要三思而行 據了解,近20個省份在申請或已建立新能源產業基地,其中大多數打出太陽能和風能牌。 有數據顯示,我國光伏產業近5年來每年增長近150%,風電增長也是翻倍。新興能源產業近幾年爆發式增長,很多產品從研制到批量生產周期太短,“大干快上”的隱患顯而易見。 中國金融研究院院長、國際金融服務集團董事局主席何世紅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作為國家能源戰略轉型的關鍵一步,避免投資的盲目,是國家能源戰略長期發展維系的根本要素。目前國內已經有18個省市提出了打造新能源基地,或者把新能源當作支柱產業來發展,并且已出現發展失衡或盲目跟風的前兆。 沈德昌也表示,此次中國能源產業規劃必將掀起新一輪投資熱潮,各方亦將押寶新能源(5.95,-0.08,-1.33%)為下一輪經濟增長引擎。市場越是趨熱,主管部門越應冷靜,提前做好新能源產業產能布局和產業鏈的規劃工作,重點放在新能源高精尖技術的突破上,不要貪大求全,急于上項目。否則,形成的新過剩產能將增大未來經濟結構調整的難度。
|
地址:廣東省廣州市天河區五山能源路2號 聯系電話:020-37206200 郵箱:newenergy@ms.giec.ac.cn 經營許可證編號:粵B2-20050635 粵ICP備:11089167號-4 主辦: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研究所 1998-2013 newenergy.org.cn/newenergy.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新能源網 版權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