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當前位置:首頁 - 綜合技術 |
張北欲成"華北新能源基地":難題多懸疑大文章來源:時代周報 | 發布日期:2010-08-02 | 作者:宋陽標 | 點擊次數:
上一輪電改,要求電力行業實現廠網分離,但作為輸電主體的國家電網,目前為何大力推動新能源電力項目?風電、太陽能電力成本高昂,如何并網?多方發力清潔能源,亂局如何協調?需要克服哪些難題? 沿著207國道,河北省張家口市張北縣被一分為二,國道的東西兩側,各匯聚了7個新能源發電基地。無數白色風車矗立在原野之中,這些高達70米的巨塔承載著產業、地方與央企的多重冀望。 張北新能源之夢 資料顯示,張北縣北靠內蒙,南臨京津,曾是“北方絲綢之路”張庫大道(張家口至庫倫)的必經之地。發展旅游業,成為京畿地區繼北戴河、承德之后的第三大避暑勝地,是張北縣的重頭戰略。 但最近,張北的藍圖上又增添了新的規劃——成為華北新能源基地。 “以前只知道荷蘭有很多漂亮的風車,沒想到離北京這么近的地方也有這么多的風車可以看。”一位來自北京的游客在風車下留影,他從北京地鐵的廣告上看到張北壩上的美景,趁周末開車帶著妻兒游玩避暑。 對于張北來說,巨大的風車不僅僅是新的旅游資源,它更是一道代表產業革命的新“風光”(風能和光伏儲能項目的合稱),風光旅游的背后是新能源項目的飛速發展。 張北、壩上地區有著冬春日照短風力大、夏秋日照充足風力弱、白天日照強風速小、夜晚風速大等氣候特點,風能與太陽能在時間和空間上有著極強的互補性。 “我們張北縣風能和光照條件都是全國最好的,經過我們的測試,發電條件應該說是沒有其他縣域能比得上的。”張北縣新能源辦公室的任海龍向時代周報記者介紹。 比如,張北縣光照充足,年平均總輻射量可達5860兆焦,年光照利用時數可達2994.7小時,是發展太陽能發電的理想區域。 國網試水“綠電” 7月26-28日,河北省新能源工作會議在張北縣召開,來自全省的相關部門的官員和專家參與了這個會議。 國家電網公司黨組書記、總經理劉振亞的身影,也先后幾次出現在張北境內。他關注的,正是張北縣的新能源開發項目。 半個月前,張北與國家電力發展股份有限公司河北新能源開發有限公司簽署協議,開發建設總規模為200兆瓦的太陽能發電項目。這一項目,位于張北公會鎮境內,規劃占地9.25平方公里,分一號、二號兩個太陽能發電場,開發總規模為200兆瓦,計劃總投資36億元 作為輸電主體的國家電網,在張北悄然試點新能源項目,不免引起一些遐想。 “(上一輪電改)廠網分離后,國家電網內部都是幾十年的老的火電廠,員工多,機組落后,壓力很大。這樣開辟一些新的領域也是個不錯的選擇。而且他們在張北搞試點,摸透發電儲能的相關環節,再訂立上網電價時就等于抓到了底牌。”《中國電力報》一位編輯這樣描述國家電網的意圖。 這點在劉振亞視察張北的講話中得到了一些印證。 “國家電網公司要建立相關示范工程及試驗基地,對新能源有關問題進行深入的技術研究,以一流的試驗研究能力促進新能源技術水平的快速提升,推動新能源產業發展。”國家電網公司網站的文章援引劉振亞的話說。 國家能源專家咨詢委員會副主任、中國能源研究會常務副理事長、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原所長周大地表示:“國際上也有既管電網、也管發電的例子。中國需要進行各種可能性的試驗,不要單純從理論出發。”[NextPage] 國家電網位于張北境內的國家風光儲輸示范項目一期工程已獲得河北省發改委核準批復。 “投資200億元的國家首個風光儲輸示范工程項目落戶我市,將成為世界最大的太陽能發電基地、風光互補試驗中心、國家風電和光伏發電設備檢測中心。”張家口市2010年政府工作報告稱。 據任海龍介紹,該項目是統一堅強智能電網建設的首批示范項目,由國家電網所屬的新源控股有限公司投資。計劃在張家口市張北、尚義兩縣開發規模為風電50萬千瓦、太陽能光伏發電10萬千瓦、化學儲能9萬-11萬千瓦,項目預計在3年內完工。 中國能源網首席信息官韓曉平向時代周報記者分析,從分布式發電的大局來說,電網公司試點新能源項目可以保證電網的供電安全。 張北等地區風能、太陽能時間和空間上的互補性,再結合化學儲能,使單位時間發電量能夠控制在一個較為穩定的區間內,減少對電網的影響,使風電、光伏發電等不穩定、不連續的電能變為對電網友好,實現平滑入網,從而為新能源并網模式提供有益借鑒。 直至目前,風電、光伏發電因其不穩定性一直難以實現全額并網。 新能源異常火熱 “國家電網的新能源電力項目對國電來說沒有影響,大家共同促進。”對于國家電網推動新能源試點,國電集團新聞信息處處長杜永勝向時代周報記者闡述了他的觀點。 幾大發電公司在新能源領域的動作同樣迅速。 據任海龍介紹,五大電力公司(國電、華電、華能、中電和大唐)和中節能(中國節能環保集團公司)等都在張北縣建設風電項目,中節能投資力度最大。在張北地區總計75萬裝機容量中,中節能占了50萬千瓦。目前在張北縣實現并網的“綠電”項目已經有8個。 目前張家口市風電裝機規模已過百萬,風電在電源中的比重已突破20%。整個河北省是278萬千瓦,全國是2800萬千瓦。 清潔能源已經成為電企熱切追逐的項目。 華能集團新聞處的李召魁處長向時代周報記者介紹,華能目前已經發展了接近300萬千瓦的風電項目。 對國電來說,新能源是他們的驕傲。60年國慶大典上,國電下屬的龍源電力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謝長軍作為能源界代表,乘坐能源成就彩車參加了游行。截至2009年,國電風電裝機達到335萬千瓦,占全國風電裝機約1/4,排名亞洲第一、世界第五。 中國電機工程學會風力與潮汐專業委員會秘書長、龍源電力集團總工程師楊校生盡管不能完全記清楚他們的具體數據,但是言語之間,掩蓋不住對公司新能源電力發展的自豪。 而大唐集團公司在昆交會上,投資20億元在云南昆明市尋甸縣金源鄉建設“尋甸花石頭風電場”,該項目已在尋甸注冊大唐云南新能源有限公司,裝機預計達200兆瓦。 8月10日,國家第二批光伏發電招標將正式開標,國家能源局280兆瓦的招標項目中,目前報名參加競標的企業多是五大電力公司等“國家隊”。有評論認為,新能源領域的壟斷格局正在形成。 據時代周報記者統計,在最新版世界500強公司中,中國的
|
地址:廣東省廣州市天河區五山能源路2號 聯系電話:020-37206200 郵箱:newenergy@ms.giec.ac.cn 經營許可證編號:粵B2-20050635 粵ICP備:11089167號-4 主辦: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研究所 1998-2013 newenergy.org.cn/newenergy.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新能源網 版權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