岛国精品在线观看-岛国精品在线-岛国大片在线免费观看-岛国大片在线观看完整版-日本老师xxxx88免费视频-日本久久综合网

980x86.gif
熱門關鍵詞: 廣州能源所 百度
當前位置:首頁 - 綜合技術

中國能耗“被第一” 或誘使加入強制減排

文章來源:中國經營網 | 發布日期:2010-08-02 | 作者:未知 | 點擊次數:

國際能源署7月19日發布報告稱,2009年中國消費了22.52億噸油當量(約合32.2億噸標準煤),而美國消費了21.7億噸油當量(約合31.1億噸標準煤),中國較美國高出約4%,“成為全世界第一大能源消費國”。

不過,不是所有的“第一”都能帶來好事。由于坎昆氣候會議將在今年年底舉行,中國取代美國坐上世界能源消費國的頭把交椅,勢必將給中國帶來不小的輿論壓力,更多專家傾向于認為某些西方發達國家在造勢,強迫中國加入國際能源組織。

中國“被第一”

國際能源署的數據稱,去年中國消費了22.52億噸油當量,而美國消費了21.70億噸油當量,中國較美國高出約4%,成為“全世界第一大能源消費國”。此外,該數據還稱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一大二氧化碳排放國”。

根據國家統計局統計,2009年中國能源消費總量達31億噸標準煤,比2005年高出8.7億噸,而國際能源署卻給出了32.2億噸標準煤這個數字,多出了1.2億噸。專家認為,國家統計局獲得數據的渠道比國際能源署要多,對數據掌握的翔實程度、真實程度、準確程度也會更高,其對中國能源消費總量統計數據也無疑更具權威性。

專家表示,在中國能源消費總量上,國際能源署和中國國家統計局的統計誤差不過3%左右,屬于可接受的統計誤差范圍,而就是這個誤差使中國坐上了世界能源消費的“頭把交椅”。但事實卻是,2009年中國能源消費總量還是略低于美國,在能源消費問題上,中國又“被第一”了一回。

制造輿論壓力逼迫中國

根據美國能源部能源情報署(EIA)官方網站公布的數據顯示,2009年美國能源消費總量為94.578×1015Btu(即英熱單位)。

據中國石油大學教授馮連勇根據各國際能源組織認可的折算方法(即1×1012Btu=0.025百萬噸油當量)折算,94.578×1015Btu=23.6445億噸油當量。

由此可見,美國的23.6445億噸油當量比任何能源組織公布的中國2009年能源消費總量都高出不少。因此,美國仍是“世界第一能源消費大國”。

對此,國家能源局有關負責人指出,由于統計資料來源不一致,各個機構得出的中國能源消費量結果也存在著差異。“國際能源機構是‘發達國家俱樂部’,它對中國能源消費和碳排放的估算較高”。[NextPage]

按照歐美西方發達國家的預設,中國應該承擔與發達國家一樣的減排任務。“中國是全世界第一大能源消費國”的論調,某種程度而言,就是對中國再次施壓,誘迫中國讓步,從而為西方發達國家在坎昆會議前“制造有利的輿論氛圍”。

有專家分析認為,在坎昆氣候會議前夕,國際能源署“不經意”地提前披露相關敏感內容,既顯示了自身的重要性,也有向中國示威、施壓的味道,以便迫使中國早日加入該組織。

能源結構將發生改變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稱,中國在對新能源的研究、投資和應用方面已經走在了世界前列,未來幾年內,中國對化石燃料和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將會超過過去30年的水平。

在中國能源結構中,煤炭一直占據著主導地位,而這種趨勢還在加強。最近國家能源局副局長吳吟稱,由于預計到2015年將出現煤炭供應過剩的現象,因此中國政府正在衡量是否為煤炭生產設限,以此保證節能目標的實現。

吳吟表示,目前煤炭在中國的能源消費結構中占70%,預計到2015年末,這個比重將下降至65%。這意味著5%的能源結構將發生改變,這對中國來說不是小事。按此計算,照中國近30年來近5.5%的能源消費增長速度,以及2009年中國能源消費大約31億噸標準煤的水平,到2015年末,中國將消費約43億噸標準煤。同時,如果2015年煤炭占比降至65%,那么到時煤炭消費量將達到27.95億噸標準煤,雖然比例下降,但消費總量仍上升6億噸標準煤左右。

另外,減少的煤炭消費需要其他形式的能源來填補,按照國家能源局的規劃,預計2015年我國天然氣占一次能源比重提高4.4個百分點,水電和核電占一次能源比重提高1.5個百分點左右,風電、太陽能、生物質能等新能源占一次能源比重提高1.8個百分點,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將達到11%以上。這意味著中國能源消費和生產結構將發生重大的變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
中國新能源網版權及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新能源網"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國新能源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新能 源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中國新能源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綜合動態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