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當前位置:首頁 - 綜合技術 |
高能效、少霧霾、強互聯、保藍天:全應科技助推熱能行業高質量發展文章來源:中國能源網 | 發布日期:2019-03-19 | 作者: | 點擊次數:
政府工作報告顯示,2018年三大攻堅戰開局良好,污染防治得到加強,細顆粒物(PM2.5)濃度繼續下降,生態文明建設成效顯著。2019年,將持續推進污染防治。鞏固擴大藍天保衛戰成果,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下降3%,重點地區細顆粒物(PM2.5)濃度繼續下降。加強工業、燃煤、機動車三大污染源治理。污染防治要聚焦打贏藍天保衛戰等重點任務。 眾所周知,燃煤是大氣主要污染源之一,也是大氣污染治理的重點方向。有數據顯示,我國是全球最大的集中供熱(工業供熱和民用供暖)國家,目前我國有各類燃煤鍋爐46萬臺,集中供熱系統年煤炭消耗7億噸以上。但與此同時,由于熱能企業數量大、分布廣、運營水平差等原因,我國熱能行業總體能效比歐洲等發達國家低15~20%,燃煤鍋爐的煙塵、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污染物排放分別占全國總排放的33%、27%、9%。 鍋爐燃效的提升,將必然帶來污染源排放的減少、煤炭資源消耗的降低。關于提升傳統熱能生產效率,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的應用將提供全新的解決方案,工業互聯網大勢所趨,轉型升級勢在必行。 全應科技扎根熱能行業,致力于推動熱能生產與傳輸整體能效提升10%以上,進而使全國煤炭消耗年降低7000萬噸,粉塵年減少4690萬噸,二氧化碳排放年減少17290萬噸,二氧化硫排放年減少490萬噸,氮氧化物排放年減少259萬噸。這一組數據將帶來的社會效益不可估量。而這一切,得益于工業互聯網對傳統熱能行業的賦能。全應科技的技術和解決方案能夠全面感知工業過程數據變化,構建生產過程數字模型;實時工業大數據分析,動態優化工藝流程;專門針對工業數據特性設計的新一代AI引擎能夠精準預測生產狀態,智能調整生產負荷,實現企業安全、高效、節能、高品質、低成本地生產運行;最終實現企業生產數字化,企業管理精細化和企業決策智慧化。 鍋爐在實踐中運行到最優狀態跟技術密切相關。鍋爐有水系統、粉系統、鍋爐系統、煙氣系統、管道系統等,是一個復雜的生產環境。讓整個生產系統達到整體的高效是問題關鍵所在。而全應科技作為我國工業互聯網數據智能驅動專家,匯集來自全球知名的工業人工智能團隊、超過10年研究經驗的一群人,目前就是在深耕這一件事。 傳統產業改造升級,打造工業互聯網平臺,拓展智能+,裝備制造業進一步要花力氣解決綠色發展、節能減排、新能源的利用問題,很重要的一點是與智能技術的結合,以及工業互聯網的應用。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使得整個控制系統和信息流動更加暢通,能起到節能高效的作用。信息化、智能化,將對于節能減排、裝備制造業轉型升級帶來很大的提升。 首入政府工作報告,工業互聯網已迎來了發展風口期,進入新的產業競爭制高點。我們應該注意的是,除了經濟效益,其對環境問題帶來的全新解決思路同樣不容忽視。“高能效、少霧霾、強互聯、保藍天”,只有當技術考慮到環保、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同步,這樣的未來才更值得期待。
|
地址:廣東省廣州市天河區五山能源路2號 聯系電話:020-37206200 郵箱:newenergy@ms.giec.ac.cn 經營許可證編號:粵B2-20050635 粵ICP備:11089167號-4 主辦: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研究所 1998-2013 newenergy.org.cn/newenergy.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新能源網 版權所有 |